<!--go-->
十一娘亦在二月十五當日,便聽聞了朝會上發生的一切,通風報訊者甚至不是賀湛,而是徐修能:“林御史於朝會彈劾何紹祖,聲稱路遇冤民告舉。”
林昔彈劾果然是何紹祖,而非江、洪二州刺史!這說明一切果如她推斷,什防幾個人證是墊腳石,真正重要的溫嶠要被汝陽王留作扮倒毛維致命一擊。
十一娘心中並不輕鬆,更有難言的憤怒纏繞心頭。
陸離所稟,並未涉及何紹祖,但十一娘已從阿祿口中得知,太后下令竇輔安密審什邡匪案。
這說明什麼?溫嶠聲稱有人挑唆江州刺史汙殺平民一事已引太后關注,但諸多涉案官員遠在外地,唯何紹祖近在眼前,太后聯想到何紹祖很有可能也是被人唆使,才會下令竇輔安密審。
然而結果呢?何紹祖雖然招供,但仍被太后釋放,這說明太后無意追察,果然是想保全黨羽,坐視數千無辜枉死。
更讓十一娘憂慮的是……
“真沒想到,林昔竟然也是汝陽王黨!”徐修能作此斷言。
十一娘閉目,很多事情,她都想要求全,想著避免牽連無辜,縱然起初聽聞溫嶠告舉,她確實猶豫過應否坐壁上觀,也在暗中衡量利弊,就是為了那短暫的猶豫,直到這時仍然自責。
參涉權益者,生死咎由自取,但那些無辜平民,的確不應為權貴墊腳。
漠視已為可恥,更何況操刀劊子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