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要說這滑稽戲的起源,開頭還不是針對當世朝臣,竟是將孔聖人當作調侃物件,俗稱“弄孔子”,也非興盛於民間,起初反而是興於宮廷,周武宗深覺詼諧有趣,對民眾亦有教化作用,這才推廣於民間,卻在治世之時,便引諸多儒臣不滿,也發生過聯袂上書當廷請諫,爭取禁絕。
可週武宗堅持禮不下庶人,駁斥了儒臣禁絕之諫。
時移日長,就連儒臣也漸漸接受了此類娛樂節目,不再拘限迂腐。
縱然昏聵如肅宗,當聞優倡諷他不納忠諫,雷霆震怒,意欲治以死罪,到底也被朝臣諫阻,不與賤籍一般見識,卻將諫阻朝臣罷職許多,這才扼制了優諫戲的發展。
但這個年代,可沒有文字獄,更不會禁絕民眾私議朝政,平民百姓多數沒有謀逆的能力,當權者只要還顧忌仁德之名,也不會大開殺戒,鬧得人心向背。
十一娘當然明白太后其實並非仁德之人,但如今卻甚需人心所向,哪裡會因為兩個不值一提的倡優暴露蛇蠍心腸,她當然也不會踩中謝瑩的圈套,極有耐性地將優諫戲從一度盛行到逐漸衰微的過程細細訴說,再抒己見:“肅宗帝當年為禁優諫,引言官直臣譴為有失襟懷,太后仁德愛民,勢必不會在意逸民調侃。”
謝瑩震驚了!!!
沒聽錯吧,這可是封建帝制時代,賤民調侃皇帝,皇帝欲治罪,還要被官員譴責?特權階級不是應該無法無天麼?連她那堂叔都能強搶民女什麼的,元得志與毛維也不知霸佔了多少民財,逼得多少平民家破人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