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韋太夫人今日雖然已經盤算好如何問對,可實不料太后竟然直言不諱涉及官務國政,這態度,越發讓太夫人篤定早前推測,然而她這時雖然毫無避諱與太后對視數息,眼睛裡卻仍然顯透出幾分震驚、考量神色,又深深吸一口氣,才說道:“對於仕途經濟,我一介婦人知之不多,然,卻深悉均宜更願外放州府歷練。”
這還真是獅子大開口!太后心底冷笑,臉上卻是瞭然之色:“我原本還覺奇異,均宜如何了得,十五即中進士狀頭,大周朝可是唯他屈指一數,又是顯望子弟,當初怎麼會外放為縣尉,原來是他志在如此……甚好,只熟聖賢書,卻不知民情時務也非真正才幹,均宜果然心存遠大……然而,他這時已為太常少卿,高居四品,倘若再外放,也唯有上州刺史才不算貶謫,不過畢竟……均宜之前也就是一任縣令,資歷淺著一些,眼下之職倒罷,到底不涉要政……莫若還是待任滿,再授兼任,六部郎官也罷,御史臺也未嘗不可,磨礪些年,將來入政事堂也不會再有人議論誹薄。”
這就是畫餅充飢,不過太夫人原本也沒打算太后會遂她心願,不過是想以“私心”混淆視聽罷了,這時微笑道:“也是,均宜畢竟資歷淺薄,更遠不如元刺史明察善斷,一躍而居地方政要,實在不合適。”
太后哪裡聽不出這番諷刺之辭,相比柳均宜到底是正式科舉出身,元德志不過一吏胥,既無出身又無郡望,還不是一躍而為地方大員,如此“不合適”的事情都照樣發生,天下哪還有“公允”二字?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