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仲春之際,春光正好。
東海郡的盱臺縣,位於湖泊河流交錯的地帶,城邑附近多有蘆葦叢生的水澤。
在一處水澤中,正有數人聚在一起。
“劉權傳信,說籍兒自駱越有信送來,信上所述的事情太過重大,不便多言。他邀約吾等聚於盱臺城外的大鼉社,當面商議此事。”
說話的是一個面色蠟黃,留著短鬚的中年男子。
他是盱臺劉氏的一個遠方子弟,名為劉朗。
不過這只是他明面上的虛假身份。
他的真正底細,乃是昔日楚國最頂尖的貴族,屈景昭三氏之一的子弟,還做過項燕父子,以及左司馬昭平的副將。
此人就是被六國遺族們稱作“楚國最後希望”的景同將軍。
站在景同身前的是他們這個團體中的核心成員。
景同之弟,景駒。
項氏一族最後的血脈,項聲,項莊,以及項佗。
昔日共同躲藏於蘆葦蕩中的楚人,數量其實不少。
可伴隨形勢的變化,再加上大家都要吃飯,不可能整日躲在蘆葦蕩裡撈魚蝦吃。
景同等人便走了出去,他原本的那些手下也分散各地,自謀生路去了。
當然,若是景同振臂一呼,憑藉他的人望,還是能夠召起一兩千人的。
暗中活動的楚國餘孽,除了他們外,還有一些小貴族,甚至有屈氏的子弟,只是這些人的根基不在東海,而是在泗水、九江等郡,與他們之間往來不多。
故而此刻聚在一起的核心階層只有他們幾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