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秦始皇三十四年,夏。
身居南越番禺城的上將軍趙佗,收到了來自秦都咸陽的信件。
皇帝的褒揚,扶蘇的慰問,公主的關心,以及他那些舊部的恭賀都讓他對遠在數千裡外的帝都多了一絲掛念。
當然,最吸引關注的還是皇帝對他滅掉南越的獎賞。
“好一個五大夫爵位,等平了西甌和駱越,我家的小子豈不是能直接成為卿爵了,這在整個秦國也是獨一份啊。”
趙佗笑著搖頭,神色放鬆了不少。
為人臣者,最怕的就是功高蓋世,封無可封。一旦功勳爵位達到頂點,再立下功勞,君王就沒有能夠賞賜的東西。這時候作為一個臣子,處境就會變得十分危險。
君主的猜忌,會不可避免的出現。
故而王翦在滅亡楚國爵封列侯後,就立刻告老還鄉,便是一個避禍之舉。
現在趙佗面對的是差不多的情況,他滅亡了閩越和南越兩國,皇帝怎麼都該賞賜表彰一下。這樣才能提振軍心,讓將士們盡心竭力的征戰。
但趙佗的爵位已經是第十九級倫侯了,再往上就是頂級列侯。一旦皇帝給他賜爵升級,那等到了南征之戰結束,可就是真正的封無可封了。
所以皇帝只為他增加食邑,轉而給他的兒子賜爵,乍看上去獎賞一般,實際上是避免了封無可封的問題。
這樣做對君王和臣子都好,等到戰事結束,皇帝可以為他升爵為列侯。而趙佗在戰爭結束前也能放心打仗,不用擔心事後因為功勞太大,讓皇帝出現忌憚。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