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經過諸卿具體的商議後,武功侯趙佗建言的開設工、農學室的提案正式開始實施。
原本培養文法吏的秦國學室,是由廷尉府操持。
工、農學室,也各有一官署進行具體的負責。
少府掌百工,所以工學的開設由少府趙佗來主持。
其中的工學課本和各項細節的制定,都是趙佗自己一手操辦,樣樣皆順他的心意來。
農學就不一樣了。
此事雖然是趙佗提議的,但具體實施歸治粟內史王戊管。
治粟內史,就是漢時的大司農,聽名字就知道是負責主管農業的最高官署,所以農學之事本不該趙佗來插手。
但實際上沒過多久,治粟內史王戊就親自前來趙佗府上拜訪,向他求問關於興辦農學的問題。
“此事王君可參照下我工學的章程,具體實施就根據農人的情況來決定。”
趙佗直接將工學的制度草稿給了王戊一份,又給他看了看物理課本的初稿。
“君侯竟然連工學的傳授文字都搞出來了!”
王戊大受震撼。
辦學,那要有相關的課本傳授才行。
比如秦國的識字課本,就有廷尉李斯《倉頡篇》,尚書令趙高的《爰歷篇》以及太史胡毋敬的《博學篇》。
像文法學室,其主要教授的內容就直接是秦法秦律。
學室子弟畢業的要求是能熟練的背誦相關秦律,透過考官的問答,順利答辯,才能透過考核,外放為基層吏員。
所以要辦工學、農學,那他們就得先將課本弄出來才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