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五百零九章:趙佗獻紙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少府造紙的工坊挨著渭水不遠。一條人工溝渠引著渭水南下,在工坊中聚成一方大池,然後又被人工進行分割,劃成一個個的小池。

趙佗行走於池邊道路,打量著池中分開浸泡的那些原材料。黃麻、布頭、桑皮、木材,甚至還有竹子等等。

因為造紙工程並不趕時間,且人力物力都不缺,趙佗便讓章邯將每種材料分開,好對比用這些不同材料造出來紙的質量和成本,以及所需的時間等等,以試探出最好的方案。

“這些麻以草木灰水浸泡,再反覆蒸煮後讓隸人春搗成漿,摻水調和成紙漿,再撈紙,攤薄之後進行晾曬。”章邯跟在身邊,介紹著他們初版造紙的工序。

趙佗打量著身前浸泡著碎麻的渾濁池水,從味道和顏色來看,裡面確實是加了草木灰。

“勞動人民的智慧不可小覷。”趙佗心中暗暗感嘆,造紙的前置技術其實早被弄出來了,只是還沒有人走出這一步,讓他搶先開了個頭。

《詩》雲:東門之池,可以漚麻。將麻放在池子裡浸泡,去除麻中的果膠等有害物質,以達到分離纖維的目的,這是幾百年前的西周時代,就已經被掌握的技術。

《考工記》裡說到漚絲時,又提到了用草木灰和蜃灰調和,可以大大提高浸漚的速度。

雖然這兩個技術的最初目的,是為了分離纖維,好製作紡織品,但如今卻正好用來造紙。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