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知道李信破楚之策的第二天,趙佗呆在自己的營帳中,讓麾下幾個二五百主在外面訓練士卒。
他靠在案上,摸著下巴,腦袋裡不停思索著。
“李信這奇襲之策太冒險了,雖說讓蒙武舉著他的大纛在項城外迷惑和牽制楚軍,但李信只要一開始攻擊平輿,訊息必定外露,項燕就會知道有一支秦軍奇兵繞到其身後。”
“就算有蒙武猛攻項城為其打掩護,項燕肯定也會有反應。項城楚軍不能動,需要抵擋蒙武麾下主力。但項燕定會調集其他地方的楚軍來圍攻阻截李信。”
“李信以精銳車騎飛馳,速度肯定比楚軍的行動更快,只要一路順利,就能趕在楚軍阻截前抵達壽春城下。”
趙佗想到此處,面露苦笑。
正常情況下,李信計策的前半段問題不大。
車騎突襲,只要楚軍沒有提前防備,他很有可能按照計劃穿過空虛的淮北之地,直驅壽春城下。
到此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就算是如李信所說,秦軍一路靠搶糧維持補給,但到了壽春城下呢?
作為當今的楚都,壽春經過十多年的不停加固,其城高牆厚,防禦絕對很堅固。按李信說的,如果他能以奇襲嚇破楚人之膽,一戰破城,那自然是好。
這就直接掏了楚國的老底,破楚都,擒楚王,一戰就能決出勝負。
他李信的名號將響徹天下,堪與昔日武安君白起相提並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