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今日任將,分配軍中各將吏職位!」
李信的將令在軍營中傳達,送到諸多庶長、五大夫手中。
接受秦王政親賜的斧鉞、虎符後。
李信便名正言順的得到二十萬秦軍的統率權。
不過他並沒有馬上率領軍營中集結的關中精銳出關,與等候在魏地的秦軍匯合,而是在大營中繼續呆了數日。
所謂兵者,制必先定。
制先定則士不亂,士不亂則形乃明。
首先就是對兵卒們進行行伍編制,如同趙佗初次參軍時的那樣,按照籍貫地域將士卒分成一個個什伍,讓他們認識袍澤上司,同時對他們進行簡單的訓練。
因為這一次徵召的基本都是關中老兵,大家都有行伍經驗,所以這個過程很短,只花了兩天時間便搞定,編制完成後的秦軍已經可以進行長途行軍和簡單列陣。
除了對下層士卒進行編制外,上層的將吏也要開始進行職位任命,就像伐魏時,桓昭任免手下的二五百主和五百主一樣。
這一次伐楚主帥為李信,副將為蒙武。
剩下的裨將軍職位,也由邦尉府和主帥商議過後進行了任命。
裨將軍辛梧,四十多歲,是出自辛氏的戰將,與伐燕的那位辛勝將軍同出一門。他曾在數年前率兵會合魏軍,攻打楚國。對魏、楚之地的情況頗為熟悉,是尉繚一力推薦的裨將軍人選。
裨將軍楊原,近四十歲,來自楊氏一族,乃名將楊端和後輩,與楊熊同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