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楊蘭被劉亦妃的笑聲提醒,把話題拉了回來:“你剛剛提到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那你們覺得在現代社會里,武俠的精神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蔣長生照樣先讓劉亦妃回答,等她說完,蔣長生才說道:“我理解的俠客有三種。
第一種是我有很強的武力,但能約束自己,不濫用武力,仗勢欺人,這種叫做“仁”;
第二種是我有武功,不僅不仗勢欺人,還願意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鋤強扶弱,行俠仗義,這就是“義”;
第三種就是郭靖這樣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心懷天下,這就是“德”的至高境界。
對我來說,三種俠客並無高下之分。
在現代社會,“仁義德”都能被重新架構和解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憑自己本事遵紀守法的討生活的普通人,可以說是仁。
見義勇為的英雄、願意做慈善的志願者,都可以說是義。
置個人生死榮辱與度外的格命者,看淡榮華富貴、隱姓埋名搞盒武的科學家,這些都是德的至高顯現。
大家都是自己生活裡的俠客。”
楊蘭笑著說道:“你這樣一說,好像武俠離我們的生活很近,如果能紮根於現實生活,武俠仍然具備強勁的生命力。”
蔣長生再次搖頭:“武俠本來就是成年人的童話故事,沒必要去較真。
我們是談武俠精神,才可以用現代社會的背景去解構。
一旦把武俠貼近生活,伱就會發現都是胡說八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