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張無忌看了張士誠一眼,他也明白張士誠的顧慮。
隨後張無忌說道:“如果是這件事的話,那麼尊使便不必再提了。當初汝陽王不止一次與朕商議過這件事。都被朕當場拒絕了。若是議和的話,朕的條件很簡單,那就是蒙古人退出長城之外。自此朕願與大元訂立兄弟之盟。這是和談的底線。”
對於張無忌的態度,劉伯溫也不奇怪。因為這場議和實際上是沒有什麼必要的。
他和呂昶這次來,主要是投奔張無忌的。
儘管他們是元臣,但他們依舊是漢人。
之前他們對張無忌有偏見,只是礙於明教的名聲太差罷了。對於明教能否善待百姓,會不會釀成更加慘烈的災難心存顧慮。
這一點跟陳友定是十分相似的。相比起陳友定的保持中立來,呂昶和劉伯溫則是選擇繼續效忠元朝。
之前讓張無忌丟掉中原之地,差點將天下義軍全部剿滅的“毒計”便是出自劉伯溫的手筆。
只不過張無忌的提前趕回,及時穩住了場面,讓大元錯失了這個唯一撲滅天下義軍的機會。
而之後張無忌施行仁政,並未爛施橫暴。更有“義娶寡嫂”的賢名在,這讓劉伯溫和呂昶都打定了主意打算“反水”投敵了。
而他們兩個便是藉著自己出使的機會來到了張無忌的地盤上。逃離了京城那個是非之地。
如今的京城局勢依舊十分的複雜,一方面是孛羅帖木兒挾持了元順帝,挾天子以令諸侯。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