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糧食改制,非一朝一夕之功,這裡面的水,比東海還深。
大隋繼承的是北周的均田制,制度是好的,只不過到了下面,就被搞壞了。
實際上,每一項制度的出臺,都是符合國家當前利益的,也符合百姓利益,但是呢,不符合地方勢力的利益,所以造成了兩種的利益的衝突,使得政策在下面變了味兒。
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新政一發,短時間內必然會有一番新氣象,但時間一久,就腐爛了。
為什麼呢?一來,驟發新政,打了下面一個措手不及,他們來不及做出反應,只能老實照辦,但是日子長了,便想到了應對之法,從而與國家爭利。
這種現象,幾乎無法避免,會不斷輪迴。
所以歷史上才會頻頻出現大改革,但鮮少有成功的,因為改革需要集權皇帝,而往往使國家出現問題的皇帝,本身就不太行。
崔仲方,過世了,崔民燾毫無意外的被奪情了,因為國家需要他。
民部的職權,現在非常之大,儼然為六部之首,所有部門都要配合民部推行新政策。
九月份的時候,十五道巡查使都有呈報遞送洛陽。
其中呢,出了一樁大案,京師廣通倉今年的儲糧,跟民部的備檔,對不上,總計相差三百五十萬石,近五年之內,差額一千七百萬石。
也就是說,廣通倉的糧食,被貪了。
那麼京畿道巡察使是誰呢?太常博士,楊勇當年的東宮學士褚亮。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