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楊銘態度堅持,一定要保玄感,楊廣也不好辦啊。
難不成皇帝跟太子翻臉?這小子監國這麼多年,政務全理順了,朝中也不乏心腹,軍中他的人也不少,動他,是想都不要想。
老二那點本事要是當太子,楊廣都覺得對不起祖宗。
可是這件事,終需有個扛罪的,不然堵不住悠悠之口,楊廣心裡比誰都清楚,那些大臣們只是嘴上不敢說,心裡其實都在埋怨自己呢。
我做了什麼事,我能不知道嗎?但我能認錯嗎?不能!
其實兒子幫爹頂罪,是最好不過的,楊廣也沒有那麼為難,但是太子的擁躉太多了,這些人不會同意太子身上沾上這樣的汙點。
關於楊銘出征的事情,連續五天的討論,都是反對者居多,而楊約和玄感則是沒有表態。
楊約很清楚,現在能保他們的只有太子,而太子一旦領兵在外,誰都不敢動他們,也沒人敢找他們的後賬。
唯一的擔憂,就是外面實在是太亂了,他怕楊銘會有閃失。
小朝會說不通,只能是搬到大朝會。
朝會一開,為了避免有不長眼的出來給楊廣挑刺,楊銘第一個站出來請罪,並且希望能夠領軍出征,平叛天下。
結果呢,一幫子給太子脫罪的,當時留京的那些官員,有輔佐之職,太子有失,按理說他們也逃不了。
於情於理,都得站出來分擔。
可是這麼大的事呢,總得一個領頭擔罪的,楊約慎重考慮之後,還是覺得讓玄感擔一點,太子已經出面保你,給你頂了大半,剩下一小半,你總得分擔一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