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軸承已經做出來了,而且安裝在了水車上,沒有以前水車轉動時的咯吱咯吱聲了,很潤。
既然水車可以二十四小時運轉,那麼造紙所需要的植被原料,也就能夠更快的舂搗出來。
“以前的話,大概要多久才能舂搗成紙漿?”楊銘帶著一眾官員來到長安縣的造紙場,詢問元壽道。
元壽答道:“人工的話,一番紙所用紙漿,得一旬左右,現在的話,三天。”
一番紙也就是一刀紙,一百張,一旬是十天,等於縮短了七天時間,效率提高了不少。
但是造紙最耗費時間的,其實是淋曬,也就是雨淋日曬七到八個月,這一過程是以空氣中的臭氧改變木素和色素結構,從而達到漂白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柔韌性。
淋曬後的原料,會從灰褐色直接變成白色。
因為耗時過長,所以淋曬的樹皮原料會分成三個部分,兩月收取者,為粗麻紙,三到六月為黃麻紙,七八月是白麻紙。
相當於汾酒集團的十年陳、二十年陳、三十年陳。
這個過程不好省,因為木質中含有木質素,木質素本身是黃色的,後世用的是化學漂白法,楊銘搞不出那些化學物質,所以只能是古法的氧化還原漂白法。
雖然楊銘現在的主要目的,是造出來更多的紙,而不是造出更漂亮的紙,但是等七八個月才能製漿,時間確實是太長了。
不過他有辦法,但是不能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說。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