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禮部這個部門,由北魏初設,進入大隋後,正式成為中央行政部門之一。
掌天下禮儀、祭享、貢舉之政令,下設四司:禮部司、祠部司、膳部司、主客司。
各司主官原本為侍郎,為了與禮部侍郎區別劃分,去掉了侍字,只留下一個郎,郎之下,有員外郎四人,承務郎八人,都事八人。
其中主客司一個都事出了缺,於是魏徵被安排了進去,成為一名從六品的主客都事。
主客司的職能是什麼呢?主管外交及處理屬國間的事務,看上去與鴻臚寺的職能有些許重疊,實則不一樣,禮部是修訂策略,定立方向,鴻臚寺是執行者。
六部和十一寺的關係,大概就是這樣,起草者和執行者關係。
歷史上到了清朝,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是被直接併入禮部的,更為集權。
三省六部從隋朝開始直到清朝,大體框架不變,但是具體職能一直在演變發展,比如大隋的兵部,權力有限,但是明清的兵部,權力可就大了。
有一種說法,明英宗之所以殺于謙,就是因為于謙想把原屬於勳貴的軍權,收歸兵部,觸犯到了皇帝的切身利益,因為于謙是兵部尚書。
當然了,于謙的死,原因實在是太多了。
楊銘讓魏徵進尚書省,就是要讓對方熟悉當今國情,真要培養成硬剛楊廣的直臣,至少還得好幾年,眼下的魏徵可沒有膽子跟楊廣叫板。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