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被下面舉薦上來的這些士子,叫舉人,他們在透過禮部和國子監的考試之後,會進入殿試。
大隋眼下的科舉,也一直在完善,楊銘一直都沒有閒著,因為他知道,科舉這玩意,是重中之重。
在他的不斷改革下,大隋的科舉已經漸趨複雜多樣,除了十科取士之外,另增十二科:明法、秀才、明經、進士、三傳科、史科、童子科、書學、算學、農科、工科。
其中進士,還是各科之首,因為它除了考經書外,側重考詩賦和時務策論,也就是主考文學水平和治國治民見解。
另外新增的農科和工科,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農科就是養殖種植技術嘛,工科就是土木工程,這兩種技術,一直以來都被各大家族所掌控,但是民間也有不少硬是靠實踐,積累了大量技術經驗的特殊人才。
打個比方,武士彠在木料樹種方面,這是專家,別看人家是個商人,比他還懂木料沒幾個,而且也懂工程營造,這就是農、工兩科的雙料人才嘛。
楊銘算是看出來了,工部這個衙門,必須混進來點新鮮血液,不然從上到下,都是那幾家的人。
今年進京參加考試的,足足六千士子,是大隋立國以來,最多的一次。
當然了,這其中楊銘的功勞不小,因為往年的科考,確確實實安排了一些人,這讓天下士子都看到了希望,當今大隋,做官,是終極選擇。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