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翌日朝會,雲定興主動站出來,請求免除民夫購買工具的款項,他粗略合計了一下,大概是六十多萬貫,也許更多。
民部侍郎韋津站出來道:“別人說說嘴,民部斷條腿,六十多萬貫,說免就免,雲少卿是不是覺得,國庫的錢是你們家的啊?”
雲定興道:“幾番大索貌閱,國庫的錢如今有很大結餘,北方連年用工,百姓疲敝,些許惠民之策,韋公應當支援的。”
“民部管著國庫,一筆筆的開支進項,毫釐不敢有差,”韋津道:“我們撥動算盤的時候,每一粒子,都要斟酌權衡,反覆思量,雲少卿一張嘴就是六十萬,口氣挺大的嗎?”
大隋在開皇初期,計算工具叫做算籌,就是以一根根小木棍擺成某種形狀來計算,就是這樣:〣、〦、〨、〨.
楊銘覺得太粗糙了,於是在很小時候,就在自己的老師國子監博士蕭該面前,用一堆小石子,展示過算盤的樣子及進位法,故意讓蕭該給看到。
結果蕭該聯合秘書省的太史令張胄玄、博士劉焯、王孝通、甄族等人,真就把算盤給發明出來了。
剛出來的算盤,背後有底板,而且進位方式非常落後,於是楊銘就在底板背後偷偷寫下來珠算加減法的口訣,這下好了,這幾個人開始爭搶,都說是口訣是自己寫的,後來鬧得太大,因此劉焯還被免了官。
所以算盤在大隋,已經存在了十五年之久,民間也已經開始普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