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大隋開皇年間,楊堅便在多地設定過行臺省,行臺尚書令基本上還是他那幾個兒子,後來才改成了總管。
因為行臺省完全就是一個小朝廷,兒子做行臺尚書令,楊堅都不放心,於是才改為總管府,然後將總管府屬官的品級拉低,降低其許可權。
如果在巴蜀地區設定總管,那麼和當初楊秀時期差不多,一個人全都說了算。
但如果設定行臺省,則權利就會被大大稀釋,因為尚書令是太子,而太子不會去巴蜀。
行臺左右僕射,外加行臺六部尚書,肯定會是勢力分明的幾派人,誰也不鳥誰,這樣才方便朝廷管理。
所以朝會過後,楊銘就在東宮召集人手,商議西南道行臺的官員人選。
封德彝率先道:“左右僕射,需是政見相左的兩人擔任,六部尚書,至少得有兩個是太子的人,我們從這兩點下手,就好選了。”
這就是為什麼楊素這麼看重封德彝,還把堂妹嫁給了他,因為這個人確實厲害。
李綱道:“應該再加一條,左右僕射當中,得有一個是陛下喜歡的人,而西南行臺民部尚書這個位置,也得是陛下所看重的。”
說白了,李綱的建議是,這幾個人選當中,得有皇帝的人,而且必須管著民部,因為民部是管收稅的。
話沒有說的那麼直白,但是大家都聽明白了,錢,得是皇帝親自盯著才行。
楊銘認同道:
“李公的話在理,左僕射我有意楊恭仁,畢竟是吏部尚書,又是宗室,沒有比他威望更高的人選了,右僕射這個位置,我倒是想到了一個非常合適的人選,頂替玄挺出任右候衛將軍的王士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