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送走李靖夫婦之後,楊茵絳才終於有機會開啟叔公楊約的來信。
信上說,一千五百里的運河,分為二十三段,已經全線開挖,總的徵調民夫為一百二十萬,兩個月以來,死了四萬人。
楊茵絳瞠目結舌。
洛陽到現在都沒死這麼多,運河開工不過兩個月,怎麼就能出現這麼大的傷亡?
信上說的很清楚,楊銘早先的那十六策,就是個屁,楊暕壓根就沒當回事,工部尚書宇文愷差點跟楊暕翻臉,還是楊約在中間做和事老。
楊約的意思是,這麼大的傷亡,陛下那邊肯定會不高興,畢竟有楊銘珠玉在前,就顯的楊暕太過於濫用民力了,所以他建議,這件事先不要捅給陛下,先派人在京師給楊暕造造勢,到時候御史臺那邊,自然會有人捅出來。
楊茵絳認為這是一個機會,一個將齊王拉下馬的機會,民部尚書現在不是韋衝,具體傷亡沒有人會包庇楊暕了。
長孫熾是太子的人,而太子又一向仁德,恐怕知道這件事之後,也會大動肝火。
於是她急忙派心腹崔謂回越公府一趟,將事情告知祖父楊素,祖父自會安排。
傳播謠言,得有人,楊素不缺人,而且傳播謠言這種事對他來說輕車熟路,何況還不是謠言。
御史臺負責風聞奏事,眼下的御史大夫張衡,也斷不會替楊暕遮掩,這事一旦在朝堂上被捅出來,皇帝必然大怒,畢竟“愛民如子”是每一個皇帝給自己貼上的標籤,皇帝就算有心包庇,都沒辦法包庇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