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楊銘現在見高熲和楊素,只能是偷偷摸摸,而且路線還需規劃好,專走右武衛和右領軍府負責巡視的街道,以免被其他人知道自己的行蹤。
雖然已經是大半夜,但是高熲毫無睡意,而是獨自點燈坐在書房,查閱地理圖志。
知道楊銘來了之後,高熲連忙令人將他帶進書房。
楊銘剛坐下,高熲便將一幅地圖推給楊銘,手指點了點其中幾個位置,說道:
「黃、淮之間,自戰國、經漢、魏、晉三朝,一直便在開挖水道,先有鴻溝,後有汳水,以溝通中原與江淮之地,但時至如今,這些舊有水道早已作廢。」
「陛下若要開鑿運河,必然會利用舊有水道,那麼路線就會很明瞭。」
「你再看,水道當由滎陽出,經成臬、中牟、開封、陳留、杞縣、寧陵、商丘、夏邑、永城、宿州、靈璧,到盱眙北,達於淮河,長約一千三百里。」
「但是這條水道連線不了江都,淮陰縣至江都一段,有一條春秋時吳王夫差開鑿過的邗溝,上接淮水,下引大江(長江),所以我認為,這一段,陛下肯定不會放過。」
「那麼,滎陽至盱眙,淮陰至江都,總長達到了一千五百里,要知道,至尊當年開鑿的廣通渠,才不過三百里,當時也是宇文愷督造,用時三個月,水道不同於建城,建城可緩,開鑿水道,則是畢其功於一役,水勢每年都不同,四季都不一樣,有急有緩,時高時低,所以你不可能今年挖一段,明年再挖一段,要挖,就是一口氣挖通。」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