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396章跨越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內閣?

這可是個地道的新名詞,中國歷史上,要到明朝才會正式出現這種制度,而且與後世的西方內閣完全不是同一概念。

明朝內閣是建文四年建立的皇帝諮政機構,內閣輔臣的人數為一至七人不等。

起初,內閣大學士只具有顧問身份,皇帝擁有最終決定的權力,而大學士很少有參決的機會。

到明仁宗與宣宗時期,地位更受尊崇,自此,內閣權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葉,夏言、嚴嵩等人執掌內閣,地位赫然為真正的宰相,亦可壓制六部。

然而,雖然首席內閣大學士有票擬的權力,但卻不得不依賴於內部太監送達批紅。

首輔大學士的職權如同以往的丞相,卻又必須與宦官合作,才能執掌大政,加重了宦官干政的現象,也使得朝廷黨派鬥爭日趨激烈。

這顯然不是劉志所希望的內閣制度,他要的是類似於島國明治維新後的政治制度,但又不全然相似。

“朕打算將秘書省擴充為內閣,設一至多位輔政內閣大臣,其中一人為首席輔政大臣,負責朝政的諮詢、參謀等等。”

這個首輔大臣,聽起來與丞相職責有些類似啊,只是下面多了幾位類似於副相的輔政大臣罷了。

之前就有許多臣子們猜測,陛下會慢慢恢復丞相府,現在他們覺得陛下只是換了個名稱而已,還是換湯不換藥。

反正自從陛下登基,也不知道弄了多少新名詞出來,大家也都是見怪不驚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