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朱肅說完,看也不看那艘仍在衝鋒的敵船一眼,頭也不回的進了船艙。
所謂“將為兵之膽”。在冷兵器時代的戰場上,將領的英勇,往往能夠激起麾下士卒的血勇,以起到決定戰局的作用。
這個時代歐洲艦隊的海戰,與陸地上的冷兵器作戰其實也沒有太大區別。在火炮還未普及時,海上作戰,依靠的仍舊是接舷砍殺,血勇仍有十分巨大的作用。
便如同昔年張定邊強突老朱旗艦,便險些改變了那場決定大明奠基之戰的“鄱陽湖水戰”的結果。若非當時,老朱的戰船因為轉舵太急、船隻擱淺而無法後退;若是當時,常遇春沒有射中張定邊的手臂,讓張定邊成功攻上了朱元璋的旗艦……華夏的歷史,說不定便真會因為張定邊的血勇而改變。
而此時的那艘西方戰船,無疑就被激起了血勇。只見它奮勇向前,艦炮的彈藥雖然擦過了它的船帆,船首的十字雕塑也燃起了熊熊大火……但他卻依然沒有退卻,甲板上計程車兵高聲吶喊著,他們不斷揮刀,割破纏在船身船槳上的漁網,一面操縱著船隻向前。
受其激勵,本已亂成一團的西夷船隊,也被激起勇氣,開始重整旗鼓,朝著明軍的艦隊發起了無畏的衝鋒。若他們能突上明軍旗艦左近,斬殺朱肅,那麼,這場海戰勝負的天平,或許真會顛倒。
可惜,他們不是張定邊。此時的大明艦隊,也遠非當年,在鄱陽湖倉促應戰陳友諒的老朱可比……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