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眾人一路往上,越爬越高,山上逐漸有了人居住的痕跡。
開始是偶爾幾間木屋茅舍,或是立在山頂,或是隱在林間,據劉姓中年人說,多半是在山中居住修行的隱士——有的是因為在山下懷才不遇心生憤懣,因此來山上避世,有的是厭倦了塵世間的生活,來山上過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有的純粹是因為山上靈力充沛又有天地奇景奇像,來這裡修行的,有的只是想尋一安靜之處,好好研習道法、佛法乃至別的什麼學識。
也有的是在山下沒有田地屋宅,還得交稅,日子過得苦,或者因為別的什麼事過不下去了,例如殺人放火了,被逼無奈,這才尋了一人跡罕至的深山躲藏起來。
還有的則是因為此地出名,整個雲州都知道,這裡多有隱士,隱士多有才學,因此來到這裡,借這裡的名氣粉飾自己。
隱士很多,魚龍混雜,有真才實學的,庸碌愚蠢的,曾經為惡的,什麼人都有,來到這裡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
有木屋茅舍的地方便有田土。
開始零星幾片,多在房前屋後,隨著越往上走,田地在陡峭的山上連成了片。
這裡的山是真的大,也是真的高,可除了近乎於垂直的懸崖,其餘地方全被開墾出了田土,沿著山體往上,一層層一階階,山體坡度稍緩的地方田土就寬一些,稍陡的地方田土就窄一些,像是給神靈建造的梯子,通往山頂。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