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現實場景裡…
廬江太守府。
呂布繼續開動頭腦風暴,依靠著僅剩不多的先知先覺優勢,盤算江東目前的局勢。
周瑜威望不高,現階段還無法全部發揮出定海神針般的效果,
不過,光靠這個並不足以圖謀江東。
只有在此基礎上,對孫權接下來有可能做出的舉動提前做出應對,瓦解其穩固江東局面的可能,而後再發兵過江,就可以一舉奪取江東。
而想要料敵於先機,就不得不參考一下原歷史了。
原時空裡,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江東基業的創立者孫策遭到刺殺,傷重不治身亡。
臨終前,孫策把江東之主的位子傳給了18歲的弟弟孫權,並叮囑他要“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
由此,孫權正式以一方諸侯的身份走上舞臺。
其時,孫權面臨的局面很複雜,江東並未完全平定,且因孫策的突然去世,內部人心有些不穩。
除此之外,還有部分孫氏宗親,及看不上孫權的江東臣僚,也蠢蠢欲動,試圖武裝叛亂,篡奪孫權的權力。
顯然,孫權接過的位子並非牢固,一著不慎,甚至還有變成燙手山芋的可能。
在如此困難的局面下,為了維穩,孫權祭出了三步有力的措施。
第一步:安撫舊部。
孫權意識到只有安撫好舊部,獲得他們的認可,才能穩住基本盤。
於是上位後,對跟隨孫策一起創立江東基業的元老們,都進行了必要的安撫。待張昭以師之禮,以周瑜、程普、呂範、朱治等為將率。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