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大家應該都知道,黑旗軍的劉永福,劉永福(1837~1917),原名業,又名義,雙字劉業或劉義,字淵亭。廣東欽州(今屬廣西雷州半島)防城古森洞小峰鄉人。道光二十五年時,(1845)跟隨父母遷往廣西上思直隸廳(今上思縣)務農種地。咸豐二年(1852)在左江航線上當船工做水手,做工之餘隨父叔學習拳棒功夫。不久之後因為父母雙亡,就以打柴捕魚為生。咸豐七年,因為實在生活艱難,約同鄉鄧阿富等六個人,參加了廣西天地會農民起義軍,在歸順(今靖西)一帶活動。同治三年時候,(1864)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清政府調集大量大軍圍剿廣西各地的農民起義軍。次年,起義軍損失慘重,劉永福率200餘人到安德北帝廟舉行祭旗儀式,以七星黑旗為軍旗,故稱黑旗軍,劉永福認為目前的農民起義力量薄弱,已經無力保護鄉梓鄉土,於是準備好進入越南北部山區立足。同治六年,率軍進入越南北部的六安州(今高平),創立“中和團黑旗軍”。同治九年,進入保勝(今老街)。從此,以保勝為根據地,開闢山林,聚眾耕牧,整頓關卡,發展商業,“一時數千裡聞風而來,願隸麾下”,隊伍迅速發展到2000餘人,力量壯大,並幫助越南官府打戰。同治十一年,越南阮氏朝廷任命劉永福為保勝防禦使。同治十二年十一月,法軍攻佔河內,越南北部告急。劉永福應阮氏朝廷的請求,率1000多名戰士,星夜趕到河內郊外,經過血戰,大敗法軍,並擊斃敵酋安鄴,收復河內。由於戰功卓著,阮氏朝廷封他為三宣副提督,管轄越南山西、興化、宣光三省,控制了法軍企圖沿紅河入侵中國的通道,這時間是1874年,但是這個時候黑旗軍前途不明,因為他們主要軍事力量是廣西鄉親,流民為主,但同時又為越官方服務,他們是相當於僱傭軍,沒有真的歸屬感。在他們清朝那頭,他們又是天地會義軍,反叛朝廷也沒有立足之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