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在朱元璋的支援下,各地的寺廟、道觀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和尚道士更是越來越多。
這些方外之士除了不用交稅服役之外,還往往和各地富戶、官紳勾連,受他們供奉。
朱元璋可不是一般人,知道這個情況之後,立刻就知道如果這樣下去會對大明江山不利。所以,從洪武六年開始,他其實就已經開始偏向儒學了。
但是,到底是需要什麼樣的儒學,又或者是儒學和佛道的結合思想來作為大明朝的根基,這一點他是沒有想好的。
不過有一個原則是可以肯定的,新的思想,以後倡導的思想,必須能讓他的大明江山長長久久的才可以。
而張一凡不小心漏出來的這篇《弟子規》,其實是直到滿清康熙年間,才由一個叫李毓秀的人創作出來,並經人修改之後,得到了“開蒙養正最上乘”的美譽。不用說,這個是非常符合封建時代統治需要的文章。
總結來說,《弟子規》其實是圍繞《論語·學而》中“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而闡發。主要講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處世、求學時應有的禮儀規範。如果人人遵守的話,對於社會穩定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
並且這個《弟子規》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便於記憶。
因此,朱標和朱元璋一見這篇文章之下,自然是如獲至寶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