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雖然郭嘉在歷史上是有盛名的,但劉儉已經不是當年的他了,他不會因為一個人在歷史上有很大的名聲,就會覺得這個人是個奇才的,現在的劉儉,已經過了這種因為名聲而辨識人才的階段了。
史書是人寫的,人是會誇張性敘事的,特別東漢末年還是一個以過份誇讚,過份標榜為主流的時代,在這個時代,很多留名青史的人,或許本身的才能並不能擔負其盛名。
而有些真正有才幹的人,或許也因為其所處時代的侷限性,而不能揚名於世,最終被歷史的洪流所埋沒。
所以,對於郭嘉的考驗還是有必要的。
而很顯然,郭嘉能夠看透自己這一路上安排的良苦用心,就說明他在自己這裡的第一道考驗過了。
郭嘉一揚脖,將醒酒湯一飲而盡。
他站起身,對著劉儉施禮:“郭某久聞君侯大名,如雷貫耳,特別是將軍的仁義之名,可謂天下少有。”
“今番與將軍相識,實乃幸事。”
“將軍手下之人,不在魯陽就近之地等我,而是特意在潁川陽翟附近等候,此便是仁義之舉。”
“因為郭某剛剛絕於袁紹,將軍之人若就近相招,若為袁紹知曉,恐危機我的性命,以將軍的身份,能對我如此著想,難道不是仁義嗎?”
劉儉沒說話,只是認真的繼續聽著。
郭嘉繼續道:“不但如此,而且這一路來雒陽,將軍手下之人也都是異常的小心,既不快速行軍,同時也不延誤,所有行事之風都恍若平常,這樣的斥候哨探,足可位列天下頂尖之流。”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