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章 兄友弟恭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要說劉儉和劉備能拜在盧植門下,還是有運氣成分在的。

盧植身為馬融之徒,是海內名儒,按道理來說依劉家的身價,是決計攀附不上的,更別說送孩子去緱氏山學經了。

天幸涿縣劉氏與盧氏的先輩有些恩誼,即劉雄和盧充一輩。

雖然這份恩誼並未發生在劉周和盧植這一代,但對於深研古文經,通讀諸家《左傳》的盧植來說,有恩也當報的道理,他比誰都明白。

就算是隔著一百年,到他這輩也得還了。

說白了就算是盧植不想報恩,但他的身份也必然會促使著他去替先輩了償這份恩情……沒辦法,誰讓他是大儒呢?大儒就得有恩必報,不讓報不行!

事關聲望名節啊。

而盧植報答涿縣劉氏先輩之恩的辦法,就是收了劉周推薦來的一兒一侄為入室弟子,既省事又足夠讓對方感激。

說是弟子,實則盧植教劉家兄弟的時間連兩個月都不到。

五年前劉備和劉儉兩個幼子領父命,長途去往緱氏山學經,耗時兩月方抵緱氏山,不想學經兩月後盧植就被朝廷派往九江平叛了。

而在學經的這兩個月裡,盧植因還有太學博士的職務,在緱氏山學堂露面的時間頗為有限,講經之事基本皆其子盧殷代替。

劉儉記得自己見盧植面的次數,用兩隻手指頭就能數出來。

不過,學經對於劉儉來說只是一個噱頭,劉儉對東漢那些被一代又一代人註釋了數十萬字的百字經文不感興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