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從尼泊爾向中國邊境進發
今天是二十世紀最後一天,也是我們在國外的最後一天。
車隊從加德滿都向邊境小鎮樟木進發。
在車上我想,尼泊爾作為我們國外行程的終點,留給我一個重要話題,一定要在結束前說一說。那就是:沒有多少文化積累的尼泊爾,沒有自己獨立文明的尼泊爾,為什麼能夠帶給我們這麼多的愉快?我們不是在進行文化考察嗎?為什麼偏偏鍾愛這個文化濃度不高的地方?設想一下,如果我們的國外行程結束在巴基斯坦的莫亨朱達羅,或印度的恆河岸邊,將會何等沮喪!
這個問題,實際是對人類文明的整體責問。而且,也可以說是世紀的責問。
世界各國的文明人都喜歡來尼泊爾,不是來尋訪古蹟,而是來沉浸自然。這裡的自然,無論是喜馬拉雅山還是原始森林,都比任何一種人類文明要早得多,沒想到人類苦苦折騰了幾千年,最喜歡的並不是自己的創造物。
外來旅行者也喜歡這裡的生活氣氛,淳真、忠厚、慢節奏,村落稀疏、房舍土樸、環境潔淨,更不待說空氣新鮮、飲水清澈了。其實說來說去,這一切也就是更貼近自然,一種未被太多汙染的自然。
相比之下,一切古代文明或現代文明的重鎮,人們倒反而不願去了,大多因為工作需要,才留在那裡。那裡人潮洶湧、文化密集、生活方便,但是,能逃離就逃離,逃離到尼泊爾或類似的地方。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