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最後的課程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他果然出現

我們人類的很多行為方式是不可思議的,有時偶然想起,總會暗暗吃驚。

譬如,其中一件怪事,就是人人都在苦惱人生,但誰也不願意多談人生。人群中稍稍願意多談幾句的,一是高中畢業生,動筆會寫“生活的風帆啊”之類的句子;二是街頭老大娘,開口會發“人這一輩子啊”之類的感嘆。兼有人生閱歷和思考水平的人,一般就不談人生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問題太淺?顯然不是。

因為這個問題太深?有這個因素,但人們歷來都有探求艱深的好奇,就連大得無法想象的宏觀世界和小得無法想象的微觀世界都成了熱鬧的研究物件,怎麼對人生問題的探求卻寥落至此?

我覺得,大多數智者躲避這個問題,是因為領悟到自己缺少談論的資格。再大的專家也不能說自己是人生領域的專家,一時的感悟又怎能保證適合今後、適合別人?一個人在事業上的成功遠不是人生上的成功,一個領導者可以在諸多方面訓斥下屬卻必須除開人生。

——越有教養越明白這些道理,因此就越少談論。

但是,誰都想聽聽。

身在人生而矇昧於人生,矇昧得無從談論,無從傾聽,這實在是一種巨大的恐怖。能不能試著談起來呢?有人這樣做過,但結果總是讓人遺憾。大多是一些淺陋而造作的小故事,不知真有其事還是故意編造的,然後發幾句評述,吐一點感慨,好像一談人生,作者和讀者都必須一起返回到極幼稚的年歲;也有一些著名學者參與談論,像歐洲的那位培根,但不知怎麼一談人生就丟開了推理分析過程,只剩下了一堆武斷的感想和結論,讀起來倒也順暢,一到實際生活中就顯得過於淺陋,聯想到作者本人不甚美好的人品和經歷,這些談論的價值自然就不會很高。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