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動筆的時候,我執著的是唐思晨的堅持和信仰,那時聽許巍的《悠遠的天空》,他的歌聲和遼遠的大漠在一起,真正讓人心生嚮往:
我的心曾乘著風啊,
自由穿行夢想裡啊。
我沉默地祈禱啊,
感受著你的光芒。
我曾經寂寞漂泊,
在這茫茫人海里,
如此嚮往的你,
卻一直在這裡。
彼時腦海中喬遠川的雛形,不過是一個任性的少年,屬於過去式的範疇。他沒有學會珍惜,所以會有人代替他來珍惜糖糖;他不懂得尊重,所以生活用後悔的形式,教會他成長。
也只有經過這樣的打磨,這個年輕人,或許有一天,會真正學會去愛人。
就如同曾經的Mere之於徐泊原,而徐泊原在遇到唐思晨的時候,他已經可以安靜而沉著地說:“我會盡我所能,包容你,愛你。”
可是筆下的人物的命運有時候真的會不受控制,當喬遠川的形象愈來愈鮮明的時候,我數度掙扎著,想把這個故事寫成破鏡重圓。我知道自己已經悄悄地選擇了站在喬遠川這邊,儘管最後還是給了徐泊原最好的結局。
於是寫到尾聲的時候,我頭一次,一邊哭一邊寫他死去。而播放器裡的歌曲是《我們說好的》:
我們說好絕不放開相互牽的手,
可現實說過有愛還不夠。
我們說好下個永恆裡再碰頭,
愛情會活在當時光節節敗退後。
假如命運給了喬遠川足夠的時間,我想,結局就會很難預料吧。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