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這一次飛機帶著傷患,並沒有回到東部的基地,而是在西部高原的某一處基地降落,把祁晴等人轉移進去,休養時間也比預期短,畢竟特戰隊人手就那麼多,全球幾十個還存在的能源塔都要逐一去探查,清理威脅。他們在傷好的差不多的時候就必須立刻奔赴戰場。
這個基地也不是民用基地,海拔非常高,如果不是本地人,很難適應這樣的高原氣候。
莫尋對祁晴說:“這裡在造方舟。”
“方舟?我們應對大洪水也用方舟麼?”祁晴好奇,她以為國家會按照傳統,找到堅固的非地震帶的地方轉移人口,當地震和洪水威脅來臨,大家齊心合力抗災。
“目前我國倖存者將近十億,不過預測的地震和洪水同時發作,未必是如今的地震帶那麼單純了。所以每個基地都要按照人口配備逃生方舟。一旦發生無法抵禦的災難,果斷放棄基地轉移到方舟上。方舟也是兩種大類,一種在洪水裡可以保全大家,還有一種是去月宮的飛船。月宮已經整理出了大量可用空間,以上面特殊的能源體系維持,足夠安置兩億以上的人口,可惜以現在的運力,幾百天,根本轉移不了那麼多人上去。”
祁晴感慨:“如果我們能修天梯,或者將那顆衛星降下來就好了。”
“這個點子不錯!”莫尋也知道科學家門肯定想過類似的方案,不過如今行星和那顆巨大的人造衛星之間剛剛恢復引力平衡,如果再動那個球,讓其靠近地表,恐怕引發的洪水比天災也差不多了。那顆衛星離的太遠,修建太空電梯就算理論上可行技術上能達到,也不是幾百天就可以造出來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