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劉虞看著劉備那暢想未來的神色,能感覺到劉備不是在應付他,而是真真切切的這樣思考問題。
於是他不由得感嘆,劉備,是真的在考慮很遙遠的事情。
這樣的皇帝其實挺好的,比起那些只顧著自己享福的皇帝,劉備無疑是一個非常稱職的皇帝,甚至可以說,稱職的過了頭。
如果大漢早一點有這樣的皇帝,也不至於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吧……
如果劉秀的子孫裡能有幾個靠譜的,或許也不至於被劉備“小宗入大宗”吧?也不至於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吧?
時也?命也?
劉虞感嘆不已。
劉虞沒有更多的糾結,他接受了劉備的任命,選擇再一次出任宗正並且以宗正的身份向劉備上表,請劉備認真考慮現存的宗王和宗室的問題。
他在表奏裡把事情說的比較透徹,也不擔心別人說他諂媚什麼的,反正事到如今,這些都不重要了。
該得到的,他已經得到了。
過去,他需要依靠名望去爭取的東西,他已經都得到了。
現在劉備需要他,他就要站出來,如果他站不出來,後果就比較嚴重了。
比起這個,他寧願讓別人去承擔劉備的怒火,而他自己躲在劉備身後,成為那個某些人口中的【佞幸之臣】。
所以他就把話說得比較直白。
按照東漢慣例,宗王和其他的近支侯爵宗室都等同於皇位的潛在繼承人,一旦皇家主脈沒有合適的繼承人,就要從這些宗王和近支侯爵宗室當中尋找合適的繼承人來繼承皇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