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七百八十八 莫名其妙的劉表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相對於此前的時代來說,在造紙術和印刷術開始運用的當下,書寫的載體和書寫、記錄的成本大大下降了。

這一成本的大大下降使得朝廷治理所需要的資料有了較大頻率更新的可能。

儘管在此之前的一百多年裡,劉秀開創的第二帝國也在事實上透過度田令而對地方進行較為細緻的資料統籌和治理,劉秀的度田在一定意義上也獲得了成功,東漢帝國多次的土地普查和人口資料普查的記錄就是明證。

但是漢和帝以後的時代,這種資料統籌到底幾分真幾分假,其實很難辨明,就算是真,天子年幼、外戚宦官接連秉政的混亂的第二帝國中央朝廷也難以根據這些資料統籌地方的發展。

而在劉備這邊則不同。

他對資料統籌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在紙張和印刷術得以推廣的當下,劉備認為不能在資料上給予明確記錄的地方一定是官吏出了問題,而不是客觀上的什麼問題。

過去,你們可以用竹簡太重且耗費太貴來搪塞,但是現在,白菜價的紙張足量供應,書寫載體已經沒有了成本上的困擾,如果你們要是還不能給出足夠的資料,那隻能說明你們在偷懶、磨洋工。

大漢第三帝國不需要懶惰的官吏,不能勤勤懇懇幹活兒的官吏不是我劉備的官吏!

給我動起來!

劉備還是大將軍的時候朝廷各方勢力還有底氣和他在權力上做一些鬥爭和妥協,劉備也多少也給他們一些面子,所以各方勢力控制的地方勢力也會有迴轉的餘地,大家還不是那麼的當回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