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劉備過去的所有行為那是真的坦坦蕩蕩,不管誰來質疑,他都能說出個子醜寅卯,都能說出正大光明的理由,表示他是為了國家,而不是為了他個人。
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吾心吾行澄如明鏡,所作所為皆為公義。
他並沒有什麼私心,完成這些事情,獲利最大的永遠是大漢國,而不是他劉玄德自己。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就算是覺得自己的利益被觸碰的人,大部分也對劉備的動機和個人操守無話可說。
如果不是真的急了眼,他們也不想和劉備撕破臉開幹。
能不能幹的過是一回事,就算幹贏了,又該讓誰來擔當目前劉備的這個職位、擔當起統領天下的職責呢?
張讓?蹇碩?
呸!
還是說董重那個慫貨?
劉備雖然強勢,雖然攬權,可他真的是在做公事,而不是在為自己謀利啊,他的權力在不斷地擴大,但是大漢的國勢也一天好過一天,這幾乎是肉眼可見的。
在這個政策被小天子劉協允許之後的一段時間內,古文學派內部只有極少部分人表現出了強烈的反對情緒,認為這個政策一旦真的輔助執行,就會引起連鎖反應。
一旦讓劉備把司隸校尉和御史臺弄得過於強勢了,算上之前的中書檯和郡國兵,真要讓他佈局成功了,全天下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了。
到時候司隸校尉和御史臺負責找麻煩,郡國兵負責抓人,朝廷內的司法三四負責審判,一條龍服務之下,哪裡還有其他的勢力能夠對抗劉備?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