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四章:曉日芙蕖何堪折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三人聞言一起大驚,俞蓮舟更是說道:“師父,如寄這次下山需走很遠的路,期間或有打鬥,阿翹不過是個幼童,不會絲毫武功,脾氣古怪八成還要添亂,她怎麼能跟著去呢?”宋遠橋慢了一步沒說出話來,但面上的表情也是一般意思。

倒是楊如寄問道:“師父,您可是有什麼深意。”

“不錯。”張三丰力圖做出一副仙風道骨的樣子,想著剛才幾乎要剖心自證的小徒孫,和隱隱感覺到的無形怪力,撐著道:“我平日雖不研習卜辭,但近來面壁,發覺阿翹今年空有大危機,須得緊隨母親,避開武當才能化解此劫難。”

三人自是從來未聽說過師父會畫符算卦的,但張三丰百年修行,非同小可,說出這番話來,是叫人寧可信其有的,俞蓮舟夫婦再無異議,當即回去教導孩子收拾行囊,第二日一早就離開了武當山。

後人研究,俞凌波一生的波瀾壯闊,就是因為師門和父母的開明,讓一個女孩子從小就體察人情而不是養在深山。而這其中,有名宋青書小朋友的功績,就無人知曉了。

當日俞蓮舟一直把她們母女二人送到棧道,眼看馬車來了,輕握了握妻子的手,道:“盡力就好,一切自有緣法。”如寄明白丈夫之意,為他理了理衣襟,道:“你也保重。”當真是落日餘暉下,揮手自茲去。

楊如寄已經有十年沒有離開武當山,她研習道門內功多年,少思少憂,平日裡除了為女兒操心些,和俞蓮舟竟是連口角也絕少的。如此一來,她雖然已是將將四十之人,容貌嬌媚依然能引人注目,為此她不得不穿著粗布衣裳,帶著青紗小帽行走。至於凌波,她正在幼齒,雌雄未辯,穿著青衣,做個男孩子打扮是無礙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