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時值大明萬曆元年二月初二日。
春寒料峭,晨光熹微。
宮燈未熄的紫禁城,剛浮現出她的硃紅色輪廓。
站在該城乾清宮中的朱翊鈞就將自己的目光投向了窗外,且嘴角微揚。
在經歷過好些日子的恐慌、暴躁、彷徨、釋然的心理變化後,他接受了自己是大明萬曆皇帝這一身份。
只是現在的朱翊鈞已經不是原來歷史上的那個萬曆皇帝。
最大的不同是,這一世的朱翊鈞多了一來自後世的靈魂。
而萬曆元年二月初二的這一天,雖然在歷史上不是一個很值得注意的時間。
但在當下的大明朝,卻是一個要緊的日子,尤其是對於整個大明帝國的權貴官僚階層而言。
許多人都為這一天保持著一份緊張與凝重。
因為這一天是新皇帝要開經筵的日子!
經筵,表面上的政治意義是讓講官為皇帝講讀儒家經學與歷史,但在以禮治國的大明王朝,更深層次的意義則是象徵著皇帝願意遵循禮制治國,且願意成為明君,天下也因此即將大治。
對於皇帝個人而言,自然也是收天下士人之心,讓天下士人承認他這個皇帝是能夠成為一個好皇帝的一次關鍵機會。
所以,皇帝願不願意開經筵,能不能認真完成經筵,關係著皇帝與官僚士大夫的關係是和諧還是對立。
還沒有掌權,也沒積攢起人望的朱翊鈞自然不敢怠慢這次經筵。
要知道,如今的他是少年即位,可謂主少國疑。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