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而整個世界當中,除了一群仙道修士對突然出現的元清微表示無法理解外,儒教眾多修士也是非常頭疼。
被元清微封印的那個城隍雖然只是金敕,當在儒家之中地位卻不低,戰鬥更是彪悍,是儒教近三百年來,為數不多能文能武,可以真正上馬打仗的那種人物。
連他都敗在元清微的手中,儒教眾人能夠打的牌,也就剩下那些接受千年信仰的聖賢了。
可偏偏這些青敕聖賢的狀態非常特殊,或者說儒教的修行方法本身就有著侷限性。
儒教修士,在人間修行的時候,就是透過讀書和人道道則法理互相融合,透過不斷貼近對應的法理,得到強大的力量。
然後透過著作將自家理念融合入人道理念之中,進而在死後,依靠過去對於心性的鍛鍊,得到強大的力量,承載龐大的願力,一步登天成為金敕,甚至青敕的大神。
可人道道則法理一直在變化,而儒教修士封神之後,他們的理念大多已經成為書籍流傳天下,作為鎖定他們人性的錨。
而書本的存在,必然有著侷限性和和時代性,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中記載的內容,以及表現的主張,必然和人道秩序的融合度不斷降低。
哪怕期間有著無數人為其解釋、解讀、擴充,但同他過去的理念,以及表達的意思,是否一樣,就屬於見仁見智的問題了。
那麼,失去書本的錨定,儒教神祇也就逐漸的失去了人性,開始向著純粹的人道神祇轉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