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有餘依涅槃”乃是斷一切之煩惱而絕未來生死之因者,即今生之果報盡歸於寂滅,五色蘊身尚存的存在。
此等境界,在小乘佛法中,是即證得阿羅漢之人。在大乘佛法之中,則是變易生死,得佛之常身,成就菩薩法相之人。
因此,證有餘依涅槃,便宛如仙道修士得證天仙位業一般,必然受到天數反噬。
而蜀山世界,因果網路最是緊密,仙道修行不僅入道艱難,天仙之前還有四九重劫、千三大劫、轉入地仙也要每隔兩千一百九十年經歷三次重劫,並且是週期性迴圈,無休無止。
加上魔災人劫,蜀山仙道修行,可謂是重重磨難,沒道理佛門能夠落得個清淨。
據元清微所知,佛門雖然在避天劫上研究深入,但修行過程當中,所有人心劫數都是避不開來。
最典型的就是芬陀大師和天蒙禪師,這兩位修為通天徹地,就是因為放心不下弟子和師弟,以至於遲遲不能飛昇。
其次就是涅槃劫數,此劫數源自於人心本性,又受到天地因果牽引,一旦爆發,必然引動域外天魔之力扭曲心神,讓人在不知不覺當中墮落。
此時,獨指禪師就是如此,原本按照他的禪定功夫,是不應該出現這種情況的。
五十二階修行之法,十信中不退心,號稱‘定光發明,明性深入,唯進無退,名不退心。’
十柱之中治地住,號稱“心中發明,如淨琉璃,內現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