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如意,來歷有二。
一說,如意為梵語“阿那律”的意譯,為印度古時爪杖,用骨、竹、木、玉、石、銅等製成,柄長三尺,形狀多樣,或作指劃和防身用。和尚宣講佛經時,也持如意,記經文於上,以備遺忘。
一說,如意又稱“握君”、“執友”或“談柄”,由笏和搔杖演變而來。
在《天皇至道太清玉冊·修真器用章》中記載:“如意黃帝所制,戰蚩尤之兵器也。後世改為骨朵,天真執之,以闢眾魔。”
但無論其來歷為何,如意都已經和蓮花一般,成為佛道兩脈吉祥之物的象徵,諸多傳說之中,菩薩、仙真都有手持如意的習慣。
如今,元清微以萬年暖玉祭煉三寶玉如意,自然也是會參考這些傳說。
九霄金綬虛影浮現,淡淡的清光籠罩山谷,極樂靈屋之力投影而出,防止一些外來力量的異象。而後以道道篆文浮現,智慧權柄加持,平復心境後元清微取出萬年暖玉。
先是以文武火慢慢燒灼,軟化其形體,卻又儲存內部道韻,而後將事先準備好的天地人三才之氣、日月星光注入其中。
經過數次推演的煉製圖錄在心中浮現,配合天地人三才之氣,日月星光一點點的在萬年暖玉原有道韻法紋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形成一系列完整的法禁。
這個過程持續了三天三夜,等到法禁初步成型,寶玉也是呈現出如意的雛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