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三國演義》中記載了這麼一段故事,益州劉璋派手下臣子張松出使許都,遇到了曹操手下以聰明著稱的楊修。
楊修向來恃才傲物,不把天下英雄放在眼裡,見張松身材短小、其貌不揚,第一印象就不好,心裡很是看不起他。
於是,楊修取出曹操親自撰寫的兵書《孟德新書》給張松瞧,想要以此誇耀自家主公的武功,順便對張松奚落一番。
哪知張松看完卻是不屑一顧道:“此書吾蜀中三尺小兒童,亦能闇誦,何為《新書》?此是戰國時無名氏所作,曹丞相盜竊以為己能,止好瞞足下耳!”
楊修當然不信自家雄才大略的主公是個文抄公,當場出言駁斥。
張松卻道:“公如不信,吾試誦之。”
於是張松當場將十三卷的《孟德新書》從頭到尾背誦了一遍,竟然沒有一個字出錯。
楊修大驚,這才知道張松有過目成誦之能,從此對張松刮目相看。
衛辰前世識字沒多久就開始讀三國,一百二十回的《三國演義》翻來覆去看了不知多少遍,對楊修和張松的這段故事自然是記憶深刻。
只是衛辰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如今居然也有了“張松之能”,甚至還猶有過之!
演義小說中的人物可能經過了一定的藝術誇張,與人物的真實形象有一定的出入,可衛辰的本事卻是實打實的。
《論語註疏》共二十卷,分為兩冊,全書二十多萬字,一個上午的功夫,尋常人要粗略看一遍恐怕都未必來得及,衛辰卻能一字不落地看完,而且立即就背得爛熟於心。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