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
劉延慶一行過了江的北線宋軍殘部一路逃過太湖。
接著,就他們下一步該去哪裡,這行人發生了爭執。
有說去金陵城固守待援的。
有說南下去投西線宋軍的。
還有說他們應該想辦法過江回到江北拱衛童貫的。
甚至還有人提議要不然大家落草為寇吧?
在這個過程當中,劉延慶始終一言不發。
打了一場如此大的敗仗,劉延慶覺得,自己仕途盡毀不說,沒準身家性命都不保。
劉光世勸劉延慶別太過擔心了,是童貫讓他根據形勢自己決定這仗該怎麼打,這有童貫的親筆信作證,後來他覺得決戰時機不成熟,也是童貫反覆催促進兵,才迫使他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進行決戰,這也有宣撫司的眾多文書和檄書作證,再說劉光國可能都戰死沙場了,他們劉家對得起趙宋了。
聽劉光世提起當初也被困在包圍圈當中的劉光國,劉延慶更是老淚縱橫。
最後,劉延慶這一行人透過討論,覺得虎賁軍不可能不收復金陵城,還有,他們去金陵城,也無法穿過虎賁水軍的封鎖,就只能是等著被虎賁軍甕中捉鱉,至於落草為寇,他們不要家人了?
所以還是去投种師道好一點。
不過有一樣,那就是金陵城還有三千留守部隊,他們得帶上,這樣多少能增加他們的一點實力。
但又有人提出,他們現在所掌握的虎賁軍的情報非常關鍵,這也許會是他們這些人戴罪立功的機會。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