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賈政無奈之下,只能將當日情形講述一遍。
從山東兩府的奏疏,一直說到百官逼宮。
聽到太后元春本來準備拖延,卻被馮一博假意求情阻攔的時候。
一眾女卷都是一臉不可置信的表情。
直到賈政又說到賈赦當堂質問,馮一博回了一句“此非私怨,而是國仇”。
屋裡眾人又都各個表情複雜。
要臉的都不由面露愧色,不要臉的卻一臉的不屑。
最後,又說到元春無奈之下命人收押,直到第二天才下達了抄家去職的旨意。
一屋子人都有些沉默。
這事說起來,還真不好說馮一博是對是錯。
雖然從道理上講,賈赦肯定是錯的。
但這個時代講究的就是親親相隱,親人在一定程度上幫忙隱瞞都不算犯罪。
《大魏律》中就明確寫著,除了謀反等十惡不赦的大罪,親屬之間都可以相隱不告。
甚至,就連元春在朝堂上直接為賈赦等人說話,也沒人會覺得她在徇私舞弊。
這也算是“親親相隱”的一個延伸。
而馮一博雖然不是賈府的人,但也是賈府的實在親戚。
即使迎春只是妾室的身份,他和賈赦不算正經的翁婿關係。
但從黛玉這邊來論,賈赦可是他的舅舅。
所以,馮一博的做法雖然大義無愧。
但在這個時代來看,人情有虧也是事實。
所以,聽了賈政的講述,就連剛剛幫馮一博說話探春,此時都有些訕訕。
在這個時候,也只李紈乾巴巴的說了一句: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