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李家也是金陵名宦,族中男女無不讀詩書者。
身為族長的李守中,為人端方、調和折中。
可謂人如其名,向來以理自守。
當然,說好聽點,叫為人端方、調和折中。
說白了,就是有些固執守舊,不知變通。
但,這只是國子監的監生們對他的印象。
當年李守中是一甲進士。
探花及第!
若沒有這個出身,怕也做不到國子監祭酒的位置。
科舉全國第三,絕非迂腐酸儒能成。
別看馮一博說得聲情並茂,看著讓人感動。
但李守中心裡卻一直有個疑問沒得到解決。
所以,他自然不會輕易表態。
馮淵是今科解元,即將進京趕考。
而他是南京國子監祭酒,完全管不到都中的春闈。
何況,就算自己對他有所偏愛,也是人之常情,程度有限。
試問哪個當老師的,不喜歡一點就透的學霸?
若他知恩,三節兩壽表示一下也就罷了。
今日他送了如此重禮,到底所求何事?
那些倭寇東突西奔,所留定然都是乾貨。
多半是古董、字畫、黃金、珠寶之流。
最次也是白銀、銅錢一類。
按馮淵所說,滿滿一車都是挑最好的東西。
那保守估計也得價值十萬、八萬。
若只為表達孝心,他是不信的。
何況,就算真無所求,他也不能收。
因為李守中已經打定主意,決定今年致仕。
他想保全清名,以求晚節。
馮一博見他遲遲沒有迴應,只得換了個套路。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