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大宗正等人正說著話,就瞧見了一行人走過來。
中書省官員仔細一看,低聲道:“那就是豫王府的蕭祈。”
昌樂長公主接旨的時候,蕭祈沒有出現,中書省官員也做過猜測,應該是長公主不太認同那位侄兒。
後來大宗正又囑咐他們,先不要透露豫王府的訊息,免得節外生枝。他們表面上不敢多說,卻一直注意著蕭祈的動靜。
果然,在出徵之前校場點兵的時候,蕭祈這些人出現了。
大宗正還是第一次見這位侄兒,遠遠看去就是十四五歲的少年郎,穿著一身輕甲,顯出幾分英氣,就這樣望過去還真的與老豫王很是相像。
怪不得豫王府有這樣的底氣,覺得蕭祈出現之後,豫王府早就收攬的人脈,會認下這位豫王府世子爺。
大宗正表面上十分平靜,心底裡卻在感嘆,到底是蕭家人,一個兩個的不安生。當年若非先皇暗中早就培植了不少武將,恐怕皇位上真的要換了旁人。
說白了,都不是省油的燈。
先皇的張皇后和孩兒的死,除了被老豫王算計之外,就完全與先皇無關?先皇還不是有意藏拙,將張皇后母子當成棋子,故意引人上當,讓與他爭皇位的那些人以為他勢單力薄,輕視了他,要不然怎麼會突然拉起了十幾萬兵馬。
有這些事和人在前,不管蕭祈現在顯得多麼謙遜有禮,他都不會相信。
蕭祈走上前先向昌樂長公主行禮。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