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武憲三年,春農曆二月,應天城郊外,祭祀。
城外山上桃李抽包,楊柳生芽,春風和煦,百姓著春衫,京城兩邊靠河的地方,百姓引大渠之水給農田。
朱雄英身穿硃色龍袍,頭戴烏紗翼善冠,在城外紫金山下,親領文武百官行農祭藉田之禮於城郊新農壇。
成武軍四衛分層層將農壇包圍,百姓位於外層,場面不亞於新皇登基。
祭祀先農為大明吉禮之一,原本在每年春天農耕時進行,用來勸勉農事祈禱豐收。
明太祖洪武元年,規定以每年春二月農曆時,皇帝親自祭祀農神,祭祀結束後,皇帝要親自下地藉田。
以農壇以南為藉田,護壇地有六百多畝,供祭祀物品的耕地有九十畝。
朱雄英覺得太多,便將六百畝中的幾十畝分給無地百姓耕種,其他的祭祀耕地中種蔬菜,稻穀等糧食。
今年朱雄英加了一條,今後每年祭祀農神結束後,都要去為大明戰死疆場的將士進行祭奠。
天剛亮時,朱雄英就來了。
帶著自己的兒子女兒,在農壇等候吉時,鳴炮後,農壇開始熱鬧起來。
皇帝最前,接著是藩王皇子,在是武將,文臣,農戶,大明禁軍,成武軍四衛,上萬人駐足於農壇四周,場面莊嚴而肅穆。
朱雄英不是第一次幹這事兒,他已經祭祀三年多了,所以流程十分的熟悉和清楚。
皇帝扶犁在田間往返三次,各官員按照品級往返一次,應天府知府,要捧著青色箱子進行播種。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