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在古代,不管是秦漢、還是唐明,遷民一事都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是一件特別麻煩的事情,稍有不慎就會引得民怨四起。
沒有哪個百姓會願意離開自己祖祖輩輩生活的故土,前往一個一無所知的荒涼之地。
在大隨也是一樣,所以施然在著急群臣商議的時候,群臣說來說去,也就是拿地位底下的商賈、贅婿開刀,沒有一人開口說要遷何地的民眾前往河西。
倒不是他們疼惜百姓,而是他們清楚這種事沒法提,提出來就會被人罵祖宗。
再者一旦施然、柳山青聽了他們的意見,到時弄得民間怨聲載道,施然、柳山青為了平息百姓的怒火,肯定會把提出意見的人推出去。
他們都在等施然、柳山青自己提出來,結果讓他們沒想到,施然比他們更加小心,只遷犯了罪的人。
如此,在施然問他們有無要補充的時候,自然是沒人會給出不同意見,都只在施然所提的基礎上補充一些細節。
隨著朝臣們制定好遷移的細節、標準,詔令公告天下後,除了囚犯的家人們心有不滿,多有怨言,普通百姓都沒感覺,少數人還在叫好,說這樣好,這些犯人的家人走了,我們也能安全些。
百姓們是滿意了,但施然、柳山青要填充河西,減少河西之地的匈奴人人數比例的目的,仍是沒有達成。
為此,施然和柳山青商討、制定出一個個優惠的政策,比如去了河西,就可以免費領一畝地,可以免農稅,小孩可以免費讀書等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