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陛下,臣有本奏!」
就在劉襄金口玉言敲定匈奴和親之事,呼延王面臉堆笑恭維之際,殿中一臣子的聲音打斷了和諧場面。
「太僕有何異議?」劉襄略顯不悅地看向出聲的袁盎。
關於匈奴和親之事已經在之前與眾公卿大臣敲定好了,袁盎這時候忽然跳出來打斷,讓他頗為不爽。
「陛下,臣聞匈奴單于廷有一我大漢宦官伴單于左右,乃為匈奴之名祿而叛我大漢,背棄陛下之恩德。」
「臣以為宦官為宮廷內人,其言行舉止關乎漢家威嚴。若是我大漢不能嚴懲此人,恐怕不利於百姓之風化。」
「如今漢匈既已重結兄弟之交,臣以為當請匈奴單于將此人遣送回我大漢,以正我大漢之風化。」袁盎恭聲說道。
「臣附議!」
「臣附議!」
中行說是內女幹之事,只有劉襄與朱昕知道,其餘臣子俱不知情。
而這些年中行說為了保持自己在攣鞮冒頓與稽粥心中的地位,除了按劉襄的要求給冒頓出推行「四等民種姓制度」這種損害匈奴根基的餿主意外,也給出了許多可以使匈奴獲利的主意。
對於中行說這種雙面行為,皇帝陛下表示十分理解,畢竟攣鞮冒頓、稽粥可是匈奴太祖、太宗級別的人物,若是中行說只出餿主意,肯定會被察覺內女幹身份。
可關於這一切,漢廷公卿大臣並不知情,他們只看到了中行說給野蠻的匈奴人傳播諸夏文明,促進匈奴文明進步的資敵行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