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師爺爺辜幼文,老師叔辜振鐸,還有老師哥,現在蜀大中文系系主任辜開來,三代都是韻學大家。”周至說道:“我有幸在他們教導下學習,這次回去後就要參加碩士論文答辯了。”
“我猜你師爺爺,師叔師哥,應該非常喜歡你吧?”翁萬戈笑道。
心底裡卻拿自己子侄和周至對比了一下,然後暗歎了一口氣。
翁以鈞天賦一般,守著翁家收藏這個寶庫研究了幾十年,在學術上的地位依然不高,至少在今天這場很隨意的談話當中就能發現,翁以鈞常常陷入沉默,而周至這孩子幾乎對所有人遞出的話題,都能接得上。
這就是國學修養上的差距,越是開放性話題的閒談,往往越能夠看出參與者間水平的差異,魏晉清談的時候孫盛和殷浩辯論激烈旗鼓相當,導致揮舞的麈尾都吊毛了,也一定不是在空口說白話。
古人的問題在於經常是本來該認真搞政治的人,卻不管治平事業跑去顯擺自己的學術,不過這是另一個方面了。
僅論學術的話,像周至這種底子深厚,聞一知十的孩子,是文科導師最喜歡的那種,一點一出溜老遠,根本就不用怕帶不動。
“師爺爺一家對我的愛護,的確是報答不完的。”周至承認:“其實我遇到的師長們,一直對我都是悉心照料愛護,我是很感激的。”
“也是,你這水平,怕是從小就有人開小灶,走的私學路子。”翁家人對這套路自是熟悉非常,翁萬戈都不用細問,直接定性,然後說道:“說回《集韻》,你認為該是哪一本?”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