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467、黃鐘之宮,律呂之本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這就是天子之學?”

嘉靖看著姚廣孝帶回來的匣子,確實很好奇裡面的東西是什麼,但三豐祖師既然說修好玄黃大典再開啟,那便不能亂動。

“姚師以為,會是何物?”

不能開啟,猜猜還是可以的,嘉靖希冀的看著姚廣孝。

姚廣孝沒有直接答,而是看向張執象問道:“安平可還記得,那年黃錦前往龍虎山替陛下敕封?”

張執象靈光一閃,呢喃道:“葭管飛灰?”

他們兩人一問一答,嘉靖便也明白了,激動道:“樂律通天,這是失傳的樂經?”

姚廣孝含笑搖頭。

張執象解釋道:“應該不是樂經,而是更核心的東西,樂律之始……先天黃鐘。”

“至少,這是天子之學的內容之一。”

“其律管,就在木匣當中。”

聽到先天黃鐘,錢衡相當激動,他跑到匣子面前,恨不得直接開啟,自秦亡以後,樂經失傳,此後歷朝歷代,只能透過前朝的樂律標準來校準。

一千多年過去,禮樂已經偏離很多了。

而伴隨著五音十二律的偏離,所體現的不僅僅是音樂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的失準。

為何樂律通天?

為何禮樂為治國之本?

因為一切度量衡,都需要由樂律來校準,一切度量衡都源於黃鐘這支律管。

黃鐘之宮,律呂之本。

黃鐘長九寸徑三分圍九分,這不是黃鐘的尺寸,而是黃鐘校準長度的尺寸,需選當年的黍米,橫疊百粒為九寸,豎疊百粒為一尺,這個九寸,才是黃鐘的九寸。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